從1月19日在全國農機化工作會上獲悉,“十三五”時期我國要圍繞強化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等五大發展新理念促進農機化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發展,力爭2020年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68%,其中糧食作物超過80%,在全國建成500個以上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有條件的省率先整體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
一是創新發展理念,增添農機化發展新動能。加大精準型政策創設力度,優化頂層設計,健全財政、金融、保險、投資、用地等多種政策工具協調組合的農機化扶持政策體系。大力推動農機化科技創新,推動制定實施農機裝備制造發展行動方案。研究制定生產需求與農機科研導向目錄,探索實施新產品補貼,加強“產業急需、農民急用”的中高端農機裝備中試熟化,促進產業全鏈條裝備技術集成配套,有效推動主要環節機械由“能用”向“好用”到“想用”。同時,圍繞農業經營體系創新、農業信息化和“互聯網+”的發展,進一步激發各類農機發展主體活力。
二是協調發展理念,提升農機化發展整體性。在保持發展速度的同時,“十三五”更加注重提質增效、整體提升。針對大田作物之間、各環節之間機械化不協調,深入實施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科學確定棉花、甘蔗、花生、油菜機收等主要經濟作物關鍵環節機械化技術路線。針對區域間、行業間機械化不協調,下大力氣抓好雙季稻地區機械化育插秧、畜產品優勢區飼草料生產機械化、丘陵山區特色作物采收機械化發展,協調推進養殖機械化、設施農業自動化,研究強化丘陵山區機械化發展政策措施。
三是綠色發展理念,擴大環境友好型農機化技術應用。完善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政策,教育和引導農機手加強機具保養和使用管理,鼓勵推廣符合環保標準的農業動力裝備,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性能低的老舊機械。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提高農民接受和應用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機化技術的積極性、自覺性。配合實現“一控兩減三基本”目標,加快節水灌溉、精準施藥、定位施肥、秸稈收集、殘膜回收、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及糞便處理等機械化技術的推廣應用,進一步挖掘節種節肥節藥節水潛力。加快普及深松整地、秸稈還田等綠色增產保護性耕作技術,培肥改善地力,促進農業永續發展。
四是開放發展理念,凝聚農機化發展合力。農業機械化是個系統工程,需要跳出農機發展農機。要努力構建部門協作、造用配合、機藝融合、開放發展的新格局。主動爭取發改、財政、科技等部門支持,加強機耕道、場庫棚等農機化基礎條件建設。加強與育種、土肥、農藝等科研推廣機構緊密協作,實現農機作業、作物品種、栽培模式相互適應、深度融合,形成全程機械化解決方案和技術體系。積極配合“一帶一路”等對外合作戰略的實施,引導和支持農機企業和產品走出去,加強國外先進農機研發與制造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提高我國現代農業裝備有效供給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五是強化共享發展理念,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十三五”時期繼續完善購機補貼、農機監理惠農等政策,有重點地促進政策的普惠性,讓購機用機農民有更多獲得感。積極推進農機作業市場、維修市場、流通市場健康發展,加快提高農機推廣、鑒定、監理、信息、培訓等公共服務能力,進一步便民利民。培育壯大農機大戶、農機合作社等專業服務組織,推進服務方式多樣化、扶持政策系列化、組織建設規范化。強化農機合作社建設指導,帶動先進農業技術推廣應用和適度規模經營發展。支持培養農機作業能手、維修能手、經營高手,鼓勵農機合作社向新型社會化服務主體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方向發展,讓更多農民分享農業機械化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