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2
4147次
字體
對于我們農機手來說,技術先進的不一定是好的,顏值爆表的也不一定是好的,那么用戶心目中好機器的標準是什么呢?
國內銷售的農機千千萬,那么倒底有哪些農機才是開掛掙錢的呢?農機噴遍訪國內農機行業的老司機,為大家梳理出了以下幾種農機,這幾種機器不一定是銷量最好的,但一定是最適合搞經營掙錢的。
1、植保無人機
說老實話,放在一年前,打死我也不敢給大家說搞無人機能掙錢,但2018年植保無人機的局面已經豁然開朗了。以下4個方面決定了植保無人機開掛時代到來,飛手終于能掙錢養家糊口了。
首先進入了補貼目錄。2017年,農業部、財政部、民航局聯合發文,把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廣東、重慶等6省(市)納入植保無人機補貼試點范疇,試點省份安排總量不超過1000萬元的補貼資金。雖然試點是這6個省市,但據經驗推測,真正有補貼政策的絕對不會少于15個省市,比如山東、河南、江蘇等地方早已對植保無人機進行補貼了。
據筆者前幾天和一家進入重慶市的植保無人機銷售總監算賬,載藥10 L的補貼16000元,15 L的補貼29000元,基本上補了一半,大大降低了用戶購機成本。
二是廠家開始打價格戰了。2017年10月深圳極飛新科技引爆價格戰,其P20價格低至33666元,為了打擊市場上大量的小品牌,極飛還推出了低配版本的P10,定價19999元,把植保無人機價格直接拉入1萬元級;12月大疆經過充分準備后,也跟進,MG-1S Advanced 國內售價29999元,MG-1P售價36999,明顯是針對極飛的P20 2018GPS的。
據業內人士講,極飛和大疆的價格戰在行業內已經引起了連鎖反應,無錫漢和、安陽全豐、高科新農、極飛客等公司都在緊張尋找應對措施,但無非是跟進降價或推出低配機型。
大疆和極飛引發的價格戰將擠出植保無人機價格水分,對于用戶來說,可以用一個合理的價格拿到好產品,加上補貼之后,能以一半的成本拿到,收回成本的時間當然會大大縮短。
三是農戶搶著讓無人機打藥。據一線作業的資深飛手反映,2014年以前,農戶非常不認可無人機進行植保,大多數情況下給試一下的機會都沒有;2015年,部分地方政府農機推廣部門與專家也抱著懷疑的態度,但農戶開始接受了,并且有農戶開始主動聯系飛手為其作業;進入2017年,不但地方農機推廣部門主動向農戶推薦無人機,在新疆、河北、河南、湖北等農業大省,無人植保機已經能大規模的作業了,極飛公司在新疆組織的“百團大戰”動用了1200家飛機,完成了200萬畝的棉花落葉劑噴灑作業,安陽全豐在河南完成了100萬畝的集中連片統防統治作業。
整體看,種植大戶、合作社、農業開發公司更愿意使用效率高的機器,他們對植保無人機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在內地300畝以上的大戶,新疆和東北1000畝以上的大戶接受度更高。
四是飛手有好幾個掙錢的門路。幾個方面可以說明問題:第一,需要無人機作業的作物種類越來越多,極飛2017年完成了39種作業的植保作業,這樣飛手在不同的季節都有活干,收益有保證。根據極飛公司的統計,個體作業人員看,作業超過5000畝的地的可以保本,超過10000畝的能夠實現盈利,從全國的情況看,7成到8成的飛手都可以做到基本掙錢的水平;第二,除了作業之外,飛手還可以申請成為極飛、大疆、全豐等公司的飛行教員,通過帶徒授課來增加收益。
大家想想法,機器價格降了一半,農機補貼又補了一半,再加之作業市場供不應求,機手只要勤奮點,想不掙錢都難。
2、 高速插秧機
農機噴說高速插秧機2018年能掙錢,也絕不是信口開河,且聽農機噴分析“缺、補、賤、能”4個理由。
“缺”,雖然從2004年開始,水稻插秧機就是國家重點推廣的機器,但水稻機插秧是薄弱環節的現狀仍然沒有改變,2017年機播率仍達不到50%,所以還有很大市場缺口。
“補”,兩個意思,一是購買機器時,國家有補貼,江西、江蘇等水稻主產區聽說仍會有累加補貼;二是地方上對機插秧作業還有作業補貼,有這些補貼,機手少掏錢還能多掙錢。
“賤”,這里的賤可不是“人至賤則無敵”意思,而是說機器越來越便宜。2018年國產6行、8行高速乘坐式插秧機將大批量投放市場,當然國產機的殺手锏就是性價比,同樣的6行機,外資品牌賣11萬,國產6.5萬,國產低價機會沖擊外資品牌的市場。在競爭壓力下,外資高端品牌也會被迫降價,最近從經銷商了解到的信息,某外資品牌年前降價一萬搞促銷。
“能”是指一機多用,現在的高速插秧機,側深施肥已經是標配了,有的用戶還把插秧機改裝成噴藥機、水田運輸機,更牛的是在插秧機上裝水稻直播裝置后成了一臺水稻穴直播機,一機多用,全能手,用戶當然掙錢不愁了。
3 、5公斤水稻收獲機
2018年,水稻收獲機不好賣了,但并不代表水稻收獲機不掙錢了,真實情況是全喂入水稻聯合收獲機將是國內最掙錢的機器。這是因為水稻聯合收割有兩個“小秘密”。
“秘密一”,默默地蠶食小麥機市場。5公斤全喂入水稻收獲機是當前市場上炙手可熱的產品,不但南方水田區收水稻主要靠它,而且北方地區小麥收割機市場份額也不知不覺間被它蠶食。據專家分析,近三年時間,水稻收割機已經搶占了小麥機30%的作業市場。一機兩用,掙錢的機率大增。
“秘密二”,悄悄的進軍丘陵山區市場。這主要是基于水稻收割機的履帶裝置,一是在丘陵山區通過性好,輪式機不敢去的地方,水稻收割機如履平地,二是水稻收割機履帶接地面積大,對土壤破壞小,用戶樂意讓水稻機為其收割。
當然也的其它的原因,比如國內外主流的水稻收割機企業都將5公斤水稻收獲機做為主推機型,產品相對成熟,并且價格相對便宜等。
4、8公斤小麥聯合收割機
小麥聯合收割機掙錢的密訣就是快!跑的快,收的快!
雷沃谷神就是因為更高收獲效率才從“新疆-2”的千軍萬馬中沖出一條血路,最終連續15年成為國內小麥收割機領域的覇主。
雖然雷沃、中聯、中收、巨明、迪爾等在國內早已經推出了9公斤、10公斤,甚至12公斤喂入量的大型機器,但農機噴認為當前8公斤小麥收獲機仍是國內主流產品,雷沃、中聯、東方紅、常發佳聯、巨明等都主打8公斤喂入量的機型,并且全面進入了縱軸流、全液壓驅動時代,不但收的快,而且收入的干凈,駕乘舒適。
5、 深松+大型拖拉機
深松整地仍舊是比較好掙錢的行當,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當然是國家政策推動。如果沒有政策推動,很難說農戶真正有深松的興趣,近幾年的情況看,每年國家深松面積保持在1.5億畝。
另外考慮到深松作業是3年一個輪回,嘗到甜頭的農戶極有可能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自己出錢深松,所以市場空間仍然值得期待。
6、自走式青貯收獲機
這幾年購買青貯收獲機掙了大錢的機手不在少數,在河北、天津地區,有很多村里都是整村都在搞青貯作業,農機噴見過的一個村里就有200多臺青貯收獲機,農民通過“機群”作戰,掙了不少錢,2018年仍看好青貯收獲機作業市場。
首先青貯收獲機也可以跨區作業,比如河北的機手除在本地作業外,還要到河南、山東、內蒙、東北作業。
第二是國內畜牧養殖有分散化的趨勢。據畜牧行業的專家介紹,由于國人對巴氏奶的情有獨鐘,所以國內畜牧養殖正由北方集中養殖向南方適度規模分散養殖轉變,山東有家生產青貯收獲機的企業,2017年在四川銷售了300多臺,都是被養殖場附近的農民購買的,也就是說南北方都對青貯收獲機都有需求,所不同的是北方要大型的,而南方要中小型的。
其中的利好因素也很多,比如“糧改飼”、三元種植結構的政策不會動搖,要深入推進等,都對青貯收獲機用戶的作業量是利好消息。
青貯收獲機在國內仍處于市場培育期,2018年不但需求量會增加,而且仍會向高效率產品發展。
7、采棉打包包膜一體機
2017年采棉機行情意外大漲,據市場部的同行講,不但凱斯和約翰迪爾的采棉機賣的很火,而且國產機器也供不應求,當然機器熱銷的原因是用戶有活干了,并且采棉價格也上漲了。
2018年預計購買采棉機的用戶仍將有較好的收益,因為仍會延續上一年的幾個保障因素:
一是棉價上漲,種植面積恢復。棉花價格取決于需求和庫存2個因素,需求大和庫存少,棉價會上漲。近幾年需求持續增加,國庫儲備棉連續幾年去庫存,2017年棉花庫存明顯下降。據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提供數據顯示,通過兩年時間,國儲棉總成交近590萬噸,效果顯著。2018年庫存將會繼續減少,這有利于增加種植面積和新棉入庫置換。種植面積增加必然需要更多的采棉機作業。
二是人工采棉急劇萎縮,增加了機采棉需求。這個因素只有了解新疆當地情況的人才會知道,一方面是內地進疆的采棉大軍漸年減少,并且成本奇高,另一方面是當地的采棉工無法到位,這種情況2018年將不會更變,這有利于采棉機用戶。
三是國產機將拉低采棉機售價。采棉機售價不是一般的高,凱斯和迪爾的6行機接近400萬元,帶打捆包膜的新機型售價550萬,機器是好,但是收回成本周期也很長。而國內的正工、東華、施缽然、現代農裝等品牌的出現將整體拉低采棉機的售價。據說東華5行機售價在100萬以內,馬上要上市的6行機售價也是150萬以內,這將極大的沖擊凱斯和迪爾的價格體系,在競爭壓力下,相信采棉機整體價格將下降,這對用戶來說,當然是好消息,可以增強他們購買積極性,同時更快收回成本。
四是補貼政策讓機手縮短回本時間。兩個方面,一是采棉機購機補貼,最高補貼40萬。另一方面是作業補貼,這里重點說采摘打捆一體機。
在新疆調研時據當地的農戶講,為了鼓勵用戶使用效率更高的機器,新疆有可能對棉花的采摘打捆一體機作業補貼,一畝70元,不知道這消息是否屬實,但不管有沒有補貼,從用戶端了解到的情況看,種植大戶很歡迎采摘打捆一體機。這種機器一邊作業一連打捆,中間不用停機,效率提高了不少,綜合成本降低,機手可以關注一下迪爾CP690采摘打捆一體機,市面上當前只能看到這一款機有打捆功能,但相信不出一年國產的采摘打捆機也會出現。
8、大方捆、圓捆機
國內對打捆機的需求越來越熱,除了傳統的畜牧養殖的苜蓿、燕麥、青貯玉米打捆作業外,國家強力推動的秸稈打捆作業是更大的市場,據說2017年行業銷量超過了1萬臺,這其中80%是小方捆和小圓捆,本人認為2018年購買打捆機的用戶仍將有利可圖。
首先打捆機保有量少,作業量有保障。國內能正常作業的打捆機保有量約5萬臺,這些機子,滿足牧草收獲都很勉強,更別說全國各地遍地開化的秸稈打捆的需求,機器少,作業面積有保障,作業價格有保障。
二是補貼政策力度大,用戶購機成本低。2018年打捆機將仍是重點補貼的農機,地方性政策還會對打捆機進行累加補貼,另外秸稈作業可能會有地方性作業補貼,機手要關注農業局和畜牧局的相關政策和項目。
三是環保越來越嚴,秸稈打捆機剛性需求足。年年禁,年年燒,但現在國家對秸稈焚燒開始動真格的了,不但不允許農民自己燒,而且對治理不力的官員問責,2017年環保部對好幾個省市的地方官約談,可以肯定2018年環保要求將更嚴格。當然對秸稈打捆機作業需求會更多,另外各地的秸稈真正有了出路,秸稈從廢物變成資源,秸稈打捆的需求當然也越來越多。
四是大型草場、牧場、合作社、電廠等對高效率、高密度的草捆需求大,這有利于購買大方捆、大圓捆的機手,事實上也是,大方捆、大圓捆機作業效率比小型的高5-10倍,密度高2-3倍。(來源:中國農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