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5
881次
字體
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副司長 宋建武
2023年3月3日
同志們:
今天會議的主要目的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央一號文件以及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農業農村部一號文件精神,認真總結交流各地農機維修行業發展的成效經驗,分析面臨的形勢,研究部署加快推進農機維修行業發展的思路舉措。剛才,山西、江蘇、福建、江西、湖北、新疆六個省(區)分別做了發言,為推進農機維修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大家要認真研究借鑒。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深刻認識推動農機維修行業發展的重要性緊迫性
黨的二十大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作出全面部署,強調要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對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出要求,強調要構建優質高效的服務業新體系,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農機維修服務是農機產業鏈條上的關鍵組成部分,同時也是農機社會化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機維修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對促進先進農機制造、保障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提供有力支撐具有獨特功能作用。
隨著農業機械化發展廣度和深度的深化拓展,以及農機裝備補短板工作的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新型農機產品投入市場,對維修保養的需求日益增長。但在實踐中,農機維修行業的發展速度和質量還不能適應這一需求,“維修難、維修慢、維修貴”等現象在一些地區日益突出。進一步加快農機維修行業發展,提升維修服務質量效能,切實解決好廣大農機手“急難愁盼”問題、回應好各方關切,極為重要、十分緊迫。
第一,這是促進農機產品質量及使用效能提升的迫切需要。質量是產品的生命線,是制造企業的生存之基,農機企業售后維修服務抓得好不好,關系到產品使用及質量性能改進工作好不好。一方面,企業需要通過維修服務履行好自身售后服務責任,滿足農機產品在使用過程當中的修理需求,從而提升產品使用效能、延長使用壽命、贏得客戶青睞。另一方面,企業可以借助維修服務信息反饋,進一步改進提高產品質量性能,促進迭代升級,對促進農機工業高質量發展、支撐好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機械化生產,意義重大。
第二,這是提高農機手對使用農機產品獲得感的迫切需要。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是解決“誰來種地”、“怎么種地”的關鍵抓手。農機產品好不好用、耐不耐用,農機手最有發言權。當產品出現技術狀態不佳、故障解除不及時或反復維修反復出現問題時,會嚴重影響機手對所用農機的滿意度。前些年,因為對農機維修服務不滿意造成集體上訪的事件還是有的,雖然都得到很好處理,但也反映出農機維修行業的發展還不能充分滿足廣大農機手的期盼。進一步健全農機維修服務體系、暢通問題反映渠道、提升維修質量水平,事關廣大農機手的切身利益,對于落實好人民至上理念十分重要。
第三,這是延長農機產業鏈條,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迫切需要。農機維修行業是農機產業鏈供應鏈上的重要一環,關系到農機增收和農民致富。一方面,維修收入是直接從事農機維修的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現在全國農機服務年收入4800多億元,其中作業服務收入3600多億,占比76%,其他還包括農機維修、農機租賃經營收入等,維修收入占比粗略估計10%以上;從江蘇的情況看,農機維修經營年收入20億元左右,占農機服務收入5%,可以說潛力不小。另一方面,農機作業有季節性和時段性特點,以“三夏”跨區小麥機收為例,一臺收割機一年往往只作業個把月時間,如果作業中出現故障得不到及時維修,機手作業收益將大打折扣。對此應當給予高度重視,采取務實舉措,充分挖掘維修促增收的潛力。
第四,這是保障農業機械化安全綠色發展的迫切需要。農機維修服務能力直接影響維修質量、機具技術狀態和安全性能,事關安全生產和綠色發展,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隨著農機數量種類的持續增加,農機安全事故隱患在增多,能耗大排放超標的現象也不同程度顯現。為此,一方面要推動提升農機裝備研發制造質量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快提升維修能力質量,促進提高農機產品的先進性、適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節能減排效果,這是減少事故隱患、保障安全生產、促進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農機手權益的一個關鍵所在。
二、準確把握我國農機維修行業發展形勢和存在的問題
新中國農業機械化事業開端以來,農機維修始終作為農機化管理的重要工作加以推進。2006年,原農業部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聯合印發《農業機械維修管理規定》,明確從事農機維修應取得《農業機械維修技術合格證》;黨的十八大以后,黨中央國務院著眼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推動政府職能轉變,積極推進“放管服”改革。在這一背景下,2016年《農業機械維修技術合格證》由前置審批調整為后置審批,2018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取消一批行政許可事項的決定》,取消了《農業機械維修技術合格證》行政審批,農機維修行業管理調整為事中事后監管。各地按照“放管服”改革統一部署,主動適應行業監管新形勢新要求,積極探索推動農機維修行業有序發展,相關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和成效。
第一,加強典型引路,健全維修體系。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導作用,是推動維修服務體系建設的有效方法。上海、江蘇、江西、湖北、湖南、廣東等省份通過“社企共建”維修點、“以獎代補”扶持農機示范合作社、建設農機綜合維修點、開展“四有三能”農機維修網點認定、建立農機“4S”店、建設區域性農機維修中心等多種形式,努力提升區域維修服務能力,受到廣大農機手及農機企業的高度肯定,并帶動形成門店專兼營、農機服務組織自給兼營、農機售后服務專營、汽車農機通用等四個類型的農機維修網點結構布局。
第二,建設人才隊伍,提升維修質量。提升維修服務質量水平,要努力培養更多高技能維修人才。目前,全國90多萬農機維修人員中,持有職業資格證書人員近27萬,占比約30%,但這個比例還不夠,需要加快提高。近年來,江蘇、浙江、廣東、湖南等省份通過實施職業農民培訓等項目、舉辦“強技能穩就業”技術培訓班、開展農機維修技能競賽等方式,大力培養農機維修能手,并組織推選、宣傳農機維修“土專家”典型范例,有效激發農機維修人員的積極性,有力帶動維修技術和質量不斷提升。
第三,聚焦重要農時,強化應急保障。農業生產受天氣等自然因素影響極大,但是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因為機具維修不及時而耽誤農時、影響生產。近年來,河北、安徽、河南、貴州、新疆等省份緊盯“三夏”、“三秋”等重要農時,統籌農機化生產與疫情防控,組織農機產銷企業以及專業維修網點成立維修配件供應和技術服務小分隊、應急維修隊、流動維修隊等深入農機合作社場院、田間地頭開展應急巡回維修,并充分利用農機作業信息化管理平臺強化維修服務供需對接,有效解決農忙維修難題,探索積累了行之有效的應急維修保障機制,形成了務實管用的抓手載體,為提高機收減損效果、奪取糧食豐收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四,強化法治意識,規范市場秩序。法治意識淡漠、市場秩序混亂,不僅影響農機維修行業健康發展,還會給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生產和農機維修經營效益提升帶來不利影響。廣西、甘肅、青海等省份結合農機“安全生產月”、“安全生產咨詢日”、農機“3?15”等活動,深入農機維修服務組織和網點,加大對《農業機械維修管理規定》等法規和《農機修理通用技術規范》等標準的宣貫。天津、福建、云南等省份認真做好行政許可取消后農機維修管理銜接落實工作,將農機維修納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事項,加大農機維修事中事后監管力度,并采用“互聯網+監管+督查”平臺等現代化方式,加強對維修人員資質能力、維修質量、維修設備和檢測儀器技術狀態等方面的監督檢查,對推動依法依規開展維修、加強行業自律等起到了重要作用。這些做法要堅持下去。
從全國范圍看,截至2021年底,全國農機維修廠及維修點15.04萬個,比上年減少5085個;農機維修人員90.02萬人,比上年減少786人。從這組數據以及近年情況看,維修點和從業人員數量在小幅減少,這當中有農機裝備結構布局優化、機具質量提升及維修行業自身結構調整等方面的因素。比如,現在國產農機的質量整體是在提升的,需要維修特別是應急維修的情況在減少。再如,從山東部分地區了解到,手扶拖拉機等小型農機具保有量加速減少,大型機具越來越多進入市場,其維修需求多數依靠企業售后服務滿足,一些小規模經營維修點因能力人才不足、經營效益微薄等因素影響退出市場。還有,農機合作社等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集約化規模化程度在提高、綜合經營能力在提升,日常檢修保養比較到位,也使得專門的維修需求有所減少,等等。但總的看,我國農機維修行業發展相比農業生產需要、農機手期盼、發達國家水平,還存在不小差距。
一是與農業生產需要相比有差距。我國農機維修網點中的高等級維修點還是鳳毛麟角,低等級路邊店的能力難以滿足需求,經營效益微薄,管理難度也大。農機維修服務能力總體滯后于農機產品的更新換代,尤其在機械化水平低的偏遠地區,企業“三包”幾乎沒有布局。基層專業維修人員數量少,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只能解決一般性故障。維修配件質量不高,供給也不夠及時和充分,影響修理質量和進度,易誤農時。二是與農機手的期盼相比有差距。農機手對農機維修的期盼可以概括為“一減一加”。一減是減少等待時間。現實情況是,有的生產廠家和維修網點缺少必要的服務人員和零部件庫存,維修時間較長且服務質量不高。一加是加大維修技術培訓力度。隨著農機新產品的不斷涌現,許多農機手和修理工因自身文化水平較低,接受能力不強,造成機具買來不會用、用完不保養、小問題不會修等問題,影響了機具正常使用。三是與農業發達國家相比有差距。農業發達國家也是農業機械化發達國家,無明顯短板,農機維修保障也很到位。比如,美國的農機企業十分重視產品售后服務,對產品使用中的問題會在第一時間幫助解決,能承擔農機全壽命周期的維修。再如,德國要求農機企業必須保證本廠產品有充足的零部件供應和農民操作安全,實行誰銷售誰負責的原則,建有銷售商負責的售后維修服務體系。還有,我們的近鄰韓國,每年則提供一定數量的長期低息貸款資金,在道、郡、府各級設立零部件供應中心或售后服務所;政府無償支援部分農機維修設施及裝備,向售后服務所和民間農機修理店提供修理服務車輛,等等。與這些國家相比,我國農機維修行業在制度政策供給、服務能力方式、人員技能素養等方面還存在諸多短板。
三、加快提升農機維修行業發展質量水平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我們要堅持好、運用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堅持守正創新、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系統觀念,緊盯需求、直面問題,深入學習貫徹中央一號文件及農業農村部一號文件精神要求,充分組織動員農機企業、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農機大戶、行業協會等各方面資源力量,緊抓各方面高度關注農業機械化、高度關注農機維修行業發展等有利時機,趁勢而上、順勢作為,明確抓手平臺載體,強化制度政策落地,加快推動農機維修行業發展質量水平在短期內有明顯提升。要重點做好四方面工作。
第一,抓制度標準完善,規范行業發展。提升行業發展質量水平,制度要先行。一要組織力量對《農業機械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實施情況開展調研,探索延長整機和主要零部件“三包”期的可能。二要加快相關標準規范的修改完善工作,推進《農業機械維修服務規范》行業標準制訂,修訂《農機修理通用技術規范》《農業機械維修業開業技術條件》等標準,引導農機維修經營者依標完善提升設施設備、人員技能、質量規范、維修記錄管理、安全生產等經營條件。三要研究完善農機服務收入統計調查制度,明確農機維修收入調查方法。
第二,抓維修網點建設,健全服務保障體系。建立健全現代農機維修體系,要與農機社會化服務、農機服務組織建設、安全生產等工作一體謀劃、一體布局。一要依托和組織現有農機維修資源力量積極參與實施農業社會化服務促進行動,研究創設維修網點建設扶持政策,引導和支持有條件的農機經銷網點、大中型農機維修網點和農機合作社加強區域農機維修中心建設。二要分區域做好農忙季節應急搶修和配件供應工作,結合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建設,支持有條件的地區成立流動服務隊,推動企業設立農忙季節臨時配件庫、配備維修服務流動車等。三要結合農機化管理服務信息化平臺建設等工作,有效整合農機管理、產銷企業、維修網點、農機合作社、農機安全“網格員”隊伍等多方資源,打造“互聯網+農機維修”平臺,發揮好遠程診斷指導、人員培訓、配件調度、數據收集等方面的優勢。四要結合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優機優補”工作,研究探索將補貼機具售后維修保障條件引入“優機”認定環節,引導企業提升維修服務保障的積極性主動性。
第三,抓人才培養,提升維修能力質量。抓農機維修能力提升,關鍵在人。一要拓展技能人才培養渠道,緊盯農機產銷企業、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打造維修技能提升服務中心,加強維修技術交流學習;用好高素質農民培育等項目,依托農機培訓機構、農機職業技能培訓基地等,突出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當中的技術人員等重點人群開展維修技能培訓。二要大力遴選和培養農機維修“土專家”,充分發揮農機維修能人示范帶頭作用;務實開展農機維修技能大賽,以賽促學、以賽促訓。三要組織開發數字化農機維修培訓課程、課件,依托虛擬仿真、多媒體、人機交互、數據庫等技術,完善農機維修學習平臺,共享學習資源,滿足不同層次人員學習需求。
第四,抓監督管理與宣傳引導,營造良好環境氛圍。科學有力的監管與正確的輿論導向可為農機維修行業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一要強化農業機械維修技術合格證核發行政許可取消后的事中事后監管,壓實農機產銷企業、培訓單位和維修網點等市場主體責任,促進政府與市場良性互動。二要依托農機“安全生產月”、農機“3?15”等抓手,深入農機維修服務組織和維修網點,加大對農機維修相關規章制度和標準的宣貫力度,引導農機維修經營者依法依規從事農機維修經營。三要分層級、分區域動態征集發布優秀農機維修典型案例,發揮好典型引路作用。四要大力開展農機質量投訴宣傳咨詢,暢通農機維修質量投訴維權渠道,對違反“三包”規定的企業依法予以處理并公開曝光,持續提高廣大從業單位及個人的誠信經營意識,強化行業自律。
謝謝大家!
(轉自中國農業機械化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