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30
4062次
字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振興實體經濟擺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實體經濟抓上去”“國家強大要靠實體經濟”“實體經濟是國家的本錢”……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有關實體經濟的重要論斷。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指出,我國“實體經濟水平有待提高”“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實體經濟是大國經濟之本
各國對國際金融危機痛定思痛后獲得深刻教訓:大國經濟唯有建立在實體經濟發展的堅實基礎上,才能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當前,實體經濟尤其是制造業,已經成為經濟大國爭奪的新戰略制高點。美國大力實施“再工業化”、德國加快推進“工業4.0”計劃、英國深入規劃工業2050戰略,不僅體現出全球產業競爭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而深刻的調整,而且反映出各國對國際金融危機痛定思痛后獲得的深刻教訓:大國經濟唯有建立在實體經濟發展的堅實基礎上,才能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事實上,長期以來我國政策都在著力推動實體經濟發展,從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推出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到2015年推出《中國制造2025》,國家政策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使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保持了實體經濟的龐大盤子,成為經濟巨輪乘風破浪的“壓艙石”。
近年來,黨中央把振興實體經濟擺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多項政策措施配套出臺:新企業注冊“立等可取”,“營改增”為企業減負超5000億元,適當降低企業“五險一金”繳費比例,出臺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這些政策促進了實體經濟的發展,也提振了企業家的信心。
必須把實體經濟由大做強
我們是靠實體經濟起家的,也要靠實體經濟走向未來。沒有這個根基,我國經濟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更難以在國際競爭中取勝。
這5年來,我國經濟一直保持中高速增長,在世界主要國家中名列前茅,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實體經濟功不可沒。但是,我國實體經濟總體發展上“大而不強”的特征仍然明顯。主要表現為:近年來勞動生產率有所下降,關鍵領域創新能力不強,產能過剩問題凸顯,適應新常態的動力機制尚待形成。以我國機械工業為例,雖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發展規模已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但核心競爭力仍然不強,缺少高端產品。
無論暫時的壓力多大,有一點必須堅定不移,那就是:我們是靠實體經濟起家的,也要靠實體經濟走向未來。沒有這個根基,我國經濟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更難以在國際競爭中取勝。推進實體經濟由大變強,戰略重點應從總量擴張轉向質量提升,核心在于堅持創新發展,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全要素生產率。
努力向價值鏈中高端攀升
向價值鏈的中高端攀升,一是要以技術改造為重點推動傳統產業升級,二是以服務化為重點促使制造業走向高端。
學習貫徹好十九大報告精神,大力發展實體經濟,作為企業自身應找好抓手,努力向價值鏈的中高端攀升。
一是以技術改造為重點推動傳統產業升級。要贏得世界的認同,就必須有領先他人的核心技術。我國實體經濟大多數產業尚未占據世界產業技術制高點;一些生產規模大、市場占有率高的國產產品,技術質量和檔次并未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一些國產產品的整機質量達到甚至超過了國際先進水平,但關鍵零部件仍依賴進口;我國產品的品牌價值薄弱,與發達國家制造業競爭力差距較為明顯。這都需要企業緊抓技術創新,向價值鏈的中高端攀升。
二是以服務化為重點促使制造業走向高端。實體產業向“微笑曲線”兩端拓展,除了關注“前端”的研發、設計,更需要向“后端”的銷售、物流、售后服務發力。例如,我國汽車行業的“微利時代”可能貫穿于產業轉型整個過程,如果企業仍然局限于簡單的產品制造,必然會走向“死胡同”。傳統制造企業需要由單純的制造產品轉向制造價值,這個價值就來自于服務。
振興實體經濟,事關發展全局。我長期工作在中國機械工業領域,對于實體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機械工業有著深刻的體會。特別是對高端制造業的高度重視,有利于使我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讓更多的產品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這是實體經濟發展的根基。面向未來,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我們將拿出更大的擔當、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決心,緊緊圍繞制造強國的戰略部署,堅持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為振興中國機械工業作出更大貢獻,在新時代展現出國有企業的新作為!(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