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7
1650次
字體
“十一五”是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速度明顯加快,質量不斷提高,效益穩步提升的5年,也是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逐步強化、資金投入持續擴大的5年。這一時期,農業機械化發展實現了全面跨越,邁入中級階段,為我國糧食連續豐收以及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政策扶持 農機裝備快速增長
農機是現代農業的物質基礎。“十一五”期間,我國農機裝備總量較“十五”時期取得了較大幅度的增長,農機裝備結構不斷調整。2009年,全國農機總動力達到8.75億千瓦,比“十五”期末增長了27.6%,年均增長速度6.3%,高于“十五”期間0.8個百分點。全國大中型拖拉機保有量達到350.52萬臺,比“十五”期末增長151.2%,年均增長速度25.9%,高于“十五”期間13個百分點;大中型拖拉機配套機具達到542.06萬部,比“十五”期末增長139.1%,年均增長速度24.3%,高于“十五”期間14.2個百分點;小型拖拉機增速基本持平,配套農具2880.56萬臺,比“十五”期末增長16.2%,年均增長速度3.8%,低于“十五”期間2.8個百分點??梢钥闯?,大中型拖拉機及其配套機具保有量增長速度明顯高于小型拖拉機及其配套機具,動力機械結構得到顯著優化。其他主要糧食作物關鍵環節農業機械保有量增長速度也很快,水稻插秧機、玉米收獲機保有量分別達到26.09萬臺、8.17萬臺,分別比“十五”期末增長227.8%和807.8%,年均增長速度分別達到34.6%和73.6%,速度之快前所未有。經濟作物、畜牧水產養殖、林果業以及農產品初加工機械也呈現出較快增長態勢,以糧食生產機械為主的傳統農業機械化發展結構得到改善。
同時,在國家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的支持下,特別是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的大幅提高,極大地激發了農民對大中型產品的需求,促進了農機工業的發展、產品的升級換代及產品的結構調整。農機生產流通體系不斷完善,農機市場產銷兩旺。2009年我國農機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264.56億元,比“十五”期末增加112.47%,能夠生產7個門類65大類337個中類1374個小類的農機產品。“十一五”期間我國農機流通業形成了以民營農機流通企業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經營方式、流通渠道、流通業態并存的流通格局,基本建立了適應“三農”要求的新型農機流通體系。
科技助力 農機化邁入中級階段
“十一五”期間,我國農業機械化作業水平顯著提高,主要農作物生產機械化快速推進。2009年,全國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49.13%,比“十五”期末提高13.2個百分點,年均提高3.3個百分點,高于“十五”期間3.1個百分點。主要農作物生產機械化快速推進。全國小麥機播和機收水平分別達到84.37%和86.07%,基本實現了全過程機械化;水稻生產機械化成為農機作業的新亮點,機械種植和收獲水平分別為16.71%和56.69%,比“十五”期末提高了9.57和23.19個百分點,年均分別提高2.4和5.8個百分點;玉米機收取得突破性進展,機收水平達到16.91%,比“十五”期末提高了13.79個百分點,年均提高3.4個百分點,山東省率先實現了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馬鈴薯、油菜、棉花、花生等機械化生產規模從小到大,均實現了歷史性突破,為“十二五”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2010年預計玉米機收水平25%,水稻機插、機收分別超過20%、60%,綜合機械化率將突破50%,標志著我國將開啟以機械化為主的農業生產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