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購置補貼已實施10年,購置補貼手續的操作越來越規范,各級農機化主管部門與財政部門配合度提高,農機購置補貼工作的展開也變得順利與高效。在今年,中央第一批補貼資金200億元,截至6月15日,全國共實施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已達119.9億元,占第一批金額總數的60%,其中受益農戶184.8萬戶,引導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投入296.4億元。
農業部、財政部辦公廳聯合印發的《2013年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在繼續堅持行之有效的做法和措施的基礎上,著重在三個方面進行了創新完善:一是大力推進操作方式創新試點。要求所有省都要開展“全價購機、縣級結算、直補到卡”試點,條件成熟的可在全省范圍內試行。二是加嚴加密管理措施。在組織領導、宏觀調控、規范操作、信息公開、監督檢查等方面有針對性地制定管理措施,細化實化強化了各項工作要求。三是全面落實責任。在補貼申請、審核與審批、公示與核實、監管與督查、檔案管理等方面,建立“誰辦理、誰負責,誰核實、誰負責”的責任追究制度,促進各項規定落到實處。目前,38個省(區、市及計劃單列市、兵團、農墾)都層層簽訂農機購置補貼工作責任狀,做到了目標到崗、責任到人。
為突出重點,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農財兩部鼓勵各省選擇部分農業生產急需的薄弱環節機具品目在省域內滿足所有農民申購需求。各地充分發揮補貼政策引導作用,將補貼資金重點投向“春耕”、“三夏”、“雙搶”急需的農機具。目前,全國用于補貼拖拉機、收獲機械、耕整地機械、栽植機械等的中央補貼資金分別達41.1億元、27.8億元、10.3億元、6.8億元,占已實施資金的84.6%。補貼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發揮了主力軍作用,全國共投入2492萬臺(套)農機具進行春耕備耕作業,完成機耕、機播、機械澆灌作業面積分別為6.71億畝、5.44億畝、2.15億畝次;“三夏”農機跨區作業全面開展,預計全國將投入1400萬臺(套)農機具參加搶收搶種作業,冬小麥機收水平將超過92%,夏玉米機播水平將超過83%。
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10年來,政策實施制度與程序不斷完善,操作比較規范,成效十分顯著。全國農機總動力連續躍上7億、8億、9億和10億千瓦四個大臺階,農機化實現了由初級階段向中級階段的歷史性跨越,農業生產方式實現了人畜力作業為主向機械化作業為主的歷史性跨越,農機工業總產值連續八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我國已成為世界農機第一制造大國。下一步,全國農機化系統將在規范操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快實施進度,穩步推進操作方式創新試點,加大監督檢查、信息公開、懲治違規和延伸績效管理的工作力度,確保補貼政策不折不扣地執行到位,真正使農民得實惠、企業得發展、政府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