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各級農機化主管部門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按照全國農業機械化工作會議的部署要求,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奮力拼搏,扎實工作,實現了“十二五”農機化工作的良好開局,鞏固了農業機械化全面快速健康發展的好勢頭。想要農機化向更高層次邁進,需要以科技為先導。
黨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要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把農民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要實現農業現代化,必須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效益;要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必須拓寬農業生產的多功能,這些都對我國農業機械化提出了新的使命和更高要求。
總結近幾年農機化發展,在政策支持、補貼拉動相對比較穩定的前提下,轉變農機化發展方式,拓展農機化發展領域,實現持續健康發展,關鍵還是要靠科技。依靠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是事關今后農機化的發展大計。
剛剛結束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對明年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三農"工作特別是農業科技進步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對農業機械化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全面貫徹落實。
首先要加強頂層設計,增加技術供給。一是設立全國性的農機化科技創新戰略咨詢機構,解決好農機化技術源頭問題。二是設立從制種、種植到產后初加工全過程產業鏈的多個農機化技術專業創新團隊,凝聚全國農機化的優勢科技資源,搭建全國性的交流協作平臺,開展協同創新,推動大聯合、大協作,通過謀劃和實施重大項目,逐步構建和完善農機化科技創新體系。三是鼓勵和支持更多農業領域和其他方面的專家參與農機化科研,通過工作機制的創新,形成合力,共同推進農機化科技進步。
其次要加強推廣人才隊伍建設,夯實農機化科技進步的基礎。在國家層面上講,每個縣(區)至少培養一名農機化技術骨干,在制定農機化推廣計劃,解決當地農機化發展難題,開展農機化技術培訓,加快農機化主推技術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開展農業高產模式創建、高效清潔生產、規模化標準養殖等方面提供強有力技術指導和服務。同時,各地也要分層開展相應培訓活動,層層抓落實,建立起促進農機化技術推廣應用的人才保障機制。
第三要大力培訓實用人才,推進農機標準化作業。解決“誰來種地”“地怎么種”問題,關鍵在提高農機操作人員的素質。每個縣要重點抓好一批農機化技術能手的培訓,使其成為農業生產的高技能人才,并通過他們的傳幫帶,使廣大農機手成為農業和農機化新技術的實施者、勤勞致富的帶頭人、現代農業生產的主力軍。要以農機管理標準化、農機配置標準化、農機作業標準化為切入點,引領農機化發展方式轉變,提升農機化發展質量。
實現創新驅動發展關鍵在于農機化科技進步和農機手素質的提升,要加強領導,明確目標,狠抓落實,經過3至5年的努力,打造10個以上國家級科研團隊,匯集100名以上農機化專家隊伍,培養1000人以上農機化推廣骨干,形成10000人以上的農機化高技能實用人才,為實現農機化持續健康發展奠定科技支撐和人才保障,推進農機化向更高層次邁進。
實踐證明,農業機械化發展與農業科技進步息息相關。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直接加速了農業科技成果的規模化、標準化應用,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農業科技每向前發展一步,其在農業中的擴散與應用,也帶來了對農業機械化的新需求和發揮農機化作用的新空間。農業機械化正深刻影響著作物品種選育方向、耕作制度變革方向、栽培模式改進方向。
農業科技創新的方向日益從以生物技術為主向生物技術與機械化技術并重轉變。深耕深松、精量播種、精準栽培、均衡施肥、地膜覆蓋、保護性耕作、統防統治等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離開現代農業機械光靠傳統的人畜力根本無法實現。在農業勞動力數量、素質結構性下降的今天,良種、良法的推廣和使用,必然要以農業機械為載體,要與輕簡化、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的現代農業生產方式相匹配,否則難以有效推廣實施。
農業機械化將最新工程技術和最高農業種植要求固化在農業機械產品和作業使用上,將面向千萬單個農戶的農業技術示范推廣過程轉變為以標準化的形式集中在具有較高技能的農機手或農機合作社成員身上。農機合作社等服務組織開展從良種購置使用及耕種管防收全環節統一作業服務,科技入社就意味著科技直接到田,顯著縮短了技術應用的傳導鏈條,提升了農業技術推廣到位質量。以農機作業能手為代表的新型職業農民,正成為先進農業科技的需求主體和應用主體。可以說,農業機械化與農業科技的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從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入、這樣緊迫。
在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加速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中,農業機械化過去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未來更肩負著重要的使命。農業機械化要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中進一步發揮關鍵載體作用,要在培育新型農民中進一步發揮核心紐帶作用,要在提升農業生產力水平中進一步發揮基礎支撐作用,要在創新農業經營體制機制中進一步發揮重要推力作用。著眼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全局,當前,最主要的矛盾是日益增長的農業機械化需求與農機新技術新裝備有效供給不足的矛盾,最大的"短板"和"瓶頸"在科技進步,最大的潛力和希望也在科技進步。面對建設現代農業和農機化快速發展的迫切需求,我們要采取扎實有效的措施,真正把農機化發展方式轉變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實現農機化新一輪跨越式發展。
“十二五”期間,要力爭實現適宜不同區域的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機械化生產技術體系基本形成,油菜、棉花、甘蔗、花生、薯類和果蔬茶類等作物關鍵機械化技術與裝備基本定型并在主產區全面推廣應用,畜牧業、漁業、設施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裝備的集成化和智能化水平進一步提升,節約型農機化技術進一步熟化,農機化技術有效供給能力和推廣服務能力顯著提升,農民應用農機化技術裝備的素質顯著提高,農業機械化對推動農業科技進步、建設現代農業的支撐引領作用明顯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