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14日,全國農業機械化工作會議在廣西南寧召開,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在會上強調,全國農機化系統要準確把握新常態下的新特性、新要求,充分認識農機化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緊迫性、艱巨性、長期性,以“舍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和“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主動作為、遠近結合、統籌施策、改革創新,持之以恒推動農業機械化實現更有質量、更有效益、更加均衡、更可持續的健康發展,加快打造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升級版,不斷開辟農業機械化事業新篇章。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危朝安出席會議并致辭。農機化管理司司長李偉國主持會議并作會議總結講話。
據了解,2014年,全國農業機械總動力預計達10.76億千瓦,同比增長3.57%;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突破60%,預計達到61%以上,提前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這一年,共完成報廢更新農機2.1萬臺,農機合作社數量達到4.7萬個,全國機插秧增加1200萬畝,水稻機械化種植超過38%;全國玉米機收面積達到3.2億畝,較去年新增4500萬畝,機收水平超過56%,已連續6年增幅超過5個百分點,成為當前農業機械化發展的突出亮點。機械深松作業面積1.5億畝,超額完成《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1億畝目標任務。
張桃林副部長充分肯定了2014年農機化工作取得的成績,他指出,農業機械化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為糧食產量“十一連增”提供了支撐,為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持續提升增添了底氣。分析當前農業機械化發展形勢時,張桃林指出,《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和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深入實施,開辟了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黃金十年,但也要清醒看到,在當前經濟進入新常態、農業發展面臨前所未有新挑戰的背景下,我國農機化發展的內外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農業機械化面臨著更迫切的要求、更嚴峻的挑戰,這些挑戰要靠科技進步、深化改革、創新驅動來解決。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新常態就是要堅持量質并舉,農機裝備總量從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換擋,農機作業領域向全程、全面發展提速,農業機械化向高質、高效轉型升級,這就是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新常態。
會議提出,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農機化工作要著力在5個方面下功夫:
一要更加注重規劃引導。要在充分摸清現有情況的基礎上,科學預測供需狀況,精心制定“十三五”發展規劃。同時,要加強規劃實施過程中的動態監測,及時進行相關的預警分析和信息發布。
二要更加注重政策創設。政策設計要適應財政體制改革的新趨勢,準確把握中央事權、地方事權的劃分,找準切入點,提高成功率。要提高政策實施的精準性,聚焦目標,聚焦主體,通過合理確定農機購置補貼范圍和補貼額、完善農機報廢更新制度、實施重點環節作業補貼、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和金融支持等多種政策措施。要統籌兼顧,采取差別化的措施,突破關鍵和薄弱環節機械化,引導平原地區機械化上水平、丘陵山區機械化上路子。要擴大政策的效用,善于運用市場機制,將有限的財政資金發揮最大的撬動作用。要注意將政策引導和農民的需求有機結合起來,引導理性購置農機具,做好加減法,促進急需農機具的推廣應用和現有農機裝備結構的調整優化。
三要更加注重創新驅動。加強農機裝備制造技術的研發創新,突破主要經濟作物生產和養殖業機械化薄弱環節,加快油菜、棉花、甘蔗、花生、馬鈴薯等經濟作物種、收和種養業廢棄物處理等薄弱環節機械化技術的突破與集成;加快丘陵山區等薄弱地區農業機械化進程,大力發展輕型、便捷、高效農機化技術。促進農機產品技術和結構升級,全面提升農機工業研發水平和產品質量,逐步使農業生產各個領域、各個環節都“有機可用”、“有好機用”。加強農機與農藝的融合,樹立發展“機械化農業”的理念,改變農業農機部門各干各的、單打獨斗等現象,加強部門合作,從農田基礎建設、育種、栽培、加工、消費等全過程統籌研究農機化技術的集成配套。
四要更加注重后續服務。適應農業規模經營加快發展的需要,升級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以提高機械利用率和經濟效益為動力,培育發展農機合作社、農機作業公司等新型農機服務主體和農機大戶,引導建立緊密聯結利益機制,實現規范化、品牌化運作,增強服務組織發展后勁。大力推行機械全程代耕代種、土地托管和農機跨區作業等服務形式,形成“作業區域清晰、服務半徑適度、服務對象牢固、作業收益穩定、機具轉移順暢”的新型農機作業服務模式。推進農機政務管理、作業市場和技術服務信息化,支持開展便捷高效的農機維修、銷售、租賃、金融服務,不斷降低農機作業、維護和交易成本。推動建設誠實守信的農機市場環境,引導履行服務承諾,保證服務質量。
五要更加注重法治保障。準確把握農機化法規要求,增強權責一致意識,堅持法無授權不可為,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落實好農機安全生產、駕駛培訓、維修網點、在用農機產品質量調查等監管責任。加強調查研究,根據實際情況和發展趨勢,按照程序推動修訂完善農機安全法規、農機試驗鑒定、支持推廣目錄管理規章及配套規范性文件,增強制度規定的協調性、實效性。以農機補貼、重大項目、行政審批等為重點,實行權力清單制度,強化權力制約和監督。廣泛宣傳與農機化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引導農民群眾采用合法手段解決糾紛和維護自身權益。
針對2015年的農機化工作,張桃林副部長要求,要按照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的“穩糧增收、提質增效、創新驅動”的總要求,圍繞轉變農機化發展方式、提升發展質量效益這條主線,以調整優化裝備結構布局、主攻薄弱環節機械化、推廣先進適用技術為重點,著力落實完善政策、培育發展主體、建設人才隊伍、強化公共服務,加快提高農機裝備水平、作業水平、管理水平。力爭全國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2%以上,水稻栽植、玉米收獲機械化水平分別超過39%、60%,棉油糖等經濟作物機械化水平有新的突破,深松整地面積達到2億畝。要毫不松懈地實施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確保補貼政策安全高效廉潔實施;要集中力量開展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建立部門合力推進、系統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以點帶面,示范推進;要保質保量完成農機深松整地作業任務,讓農民看到效果,把示范點做成亮點,帶動一大片;要有力有序地組織好重要農時的機械化生產活動,努力提高農機化生產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要多措并舉培育新型農機社會化服務市場主體,發揮好農機合作社的引擎作用;要與時俱進改進農機化質量監督管理,增強制度制定的協調性、實效性;要持之以恒地抓好農機安全生產,確保安全生產形勢平穩好轉。
會議期間,吉林、黑龍江、江西、山東、湖北、湖南、廣西、青海8個省區分別就補貼政策實施,深松工作落實,農機社會化服務發展,棉花、油菜、水稻、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以及農機安全免費管理等內容作了交流發言。與會代表就農機購置補貼制度改革創新、推進主要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等重點工作進行了深入討論。會議代表還參觀了南寧市隆安縣“雙高”糖料蔗全程機械化基地和隆安縣香蕉產業(核心)示范區。農業部農機化管理司、農業部辦公廳、發展計劃司、財務司、種植業司、駐部紀檢組監察局、部農墾局、部農機鑒定總站、部農機推廣(監理)總站及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農機局的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