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國內風電新增裝機將達1億千瓦,年均新增規模達2000萬千瓦,這意味著“十三五”期間我國風電年裝機量將迅速提升,風電行業的發展將會是“齊頭并進,全面開花”的發展局面。但大規模的裝機亟須自主創新來解決同行業競爭壓力升溫,盈利模式逐漸轉變等問題。
實際上,目前我國風電設備行業還一定程度上存在核心競爭力缺乏、市場競爭無序、電網輸送能力不足、資金周轉困難、運輸難度大、供貨壓力陡增等問題。這些問題可以通過行業宏觀調控、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多渠道融資、產業供應鏈完善和智能電網建設等方法加以改善,逐步解決。可以看到,技術的不斷進步促進設備質量提升,價格戰的現象也已經初步得到緩解,預計后期以技術為核心的競爭將會逐漸占據主導地位。
然而,國內大部分整機企業最初都是購買圖紙直接生產,在消化吸收引進技術的基礎上實現真正的自主創新和突破,這需要大量的基礎研究、科學實驗和長期的經驗積累。部分廠家片面追求機組單機容量大、新機型下線速度快、急于批量安裝,而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再創新能力、產品質量重視不夠,對風力發電機組整體設計、載荷優化計算、控制策略優化、并網性能等核心技術掌握不夠,導致部分風電機組質量不穩定,出現了多起嚴重風力發電機組質量事故,成為風電發展的隱患,需要在后續技術手段完備的情況下進一步提升機組設計質量、制造質量。
目前,獲得國家認監委批準開展風電設備認證工作的有三家機構,鑒衡認證中心、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有限公司和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但整體上說,我國風電設備認證標準還需要統一和完善,技術手段和經驗有待進一步提高,產業 的上下游都需要用有效標準來有效規范行業發展,以提升我國風電設備在國際同行內的認知度。
值得指出的是,我國風電設備制造產業擴張盲目,產能過剩。一些風電制造企業利用建設總裝分廠的方式圈占風力資源,并通過地方政府強迫進入本地的風電開發企業使用本地設備,造成了不必要的重復建設,擾亂了市場競爭秩序,增加了投資風險。大部分風電機組制造商產品同質化嚴重,缺少核心競爭力。建立完善的市場競爭機制,搭建合理的能源布局是創建風電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方針。
應該承認,我國風電機組制造行業缺乏自律,未形成行業競爭規范,大多采用低價戰略,報價低廉,缺乏理性,競爭過度。如此低價競爭,導致產品質量問題頻頻發生,也使得開發商、整機制造商和零部件供應商之間相互拖欠貨款現象常有發生,為風電行業長期健康發展埋下隱患。為此,還是要加大行業監管力度,完善監管機制和手段,為行業提供優質產品。
事實上,我國風電設備企業包括整機制造商、葉片等零部件供應商、材料等上下游供應商并沒有形成健康有序的發展鏈條,長期的價格戰導致企業并沒有將資金和精力投入到技術創新和新產品的研發之上。相反,惡性競爭給產品質量、企業資金鏈、技術研發儲備等帶來了負面影響,一定程度上減緩了我國風電設備發展的進程。歸根結底,國內風電設備企業要想在未來的競爭中拔得頭籌,必須將技術研發和創新放在首位。